专家们向黎远辉(左二)授牌匾(普格团供图)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普格团的专家们赶赴凉山州普格县花山镇,在蚕桑基地里跟蚕农们头碰头,开现场“策划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助力。普格团蚕桑产业组与县蚕业站对接“师带徒”工作,落实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帮扶工作以及指导县蚕种孵化中心建设,还多次下到普格各镇村的田间地头,开展现场调研和技术服务。2023年,当地养蚕喜获大丰收,全县增加养蚕量1000张,助农增收超过300万元。
新的一年,如何助推普格县传统蚕桑走出“新丝路”,助力彝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围绕“蚕桑+”做文章,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蚕桑全产业链,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桑园里的“新春第一会”怎么开?哪些专家参加?会上讲什么?普格团蚕桑产业组事先精心“备课”。这场会由普格团蚕桑产业组组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友洪领衔主讲,参与的专家有宜宾综合试验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义安等。
“第一会”最终定在哪块桑田里?答案是花山镇红星村的蚕桑基地。这个基地是专家组长期结对帮扶的,帮扶效果卓有成效,当地群众基础好,发展热情高。基地负责人、养蚕大户黎远辉,也是红星村委会副主任。他2015年创办了“普格县辉煌蚕桑种养殖家庭农场”,科技特派团进村后,蚕桑产业组专家们手把手、点对点指导他做大蚕桑产业,他的家庭农场去年养蚕收入突破了80万元。去年,农场还成功申报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农场”。如今,黎远辉还牵头负责起了全村的蚕桑产业发展,从一人富到带动全村一起富。
现场还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授牌仪式,由牵头专家向黎远辉颁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农场”牌匾。捧着金灿灿的牌匾,黎远辉笑得合不拢嘴。这一幕,也让在场的其他蚕农倍感振奋。
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桑园冬季如何管理?”“桑园灌溉难如何解决?”专家们针对养蚕农户们提出的消毒防病、蚕沙处理等技术难题,一一“对症下药”。
蚕沙规范处理是当地蚕桑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有部分乡镇因蚕沙处理不规范导致蚕病大面积暴发,造成蚕农重大损失。专家们将最新研究的“蚕沙袋贮处理技术”就地开展了相关试验。在查看了前期蚕沙处理试验的有关情况后,还针对当地空气干燥影响蚕沙腐熟进度的问题,现场优化了试验方案。
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废桑枝生出菌菇,从一片叶到一根丝到全产业链条……专家们详细了解红星村的蚕桑产业发展效益和增收情况,针对养蚕农户的技术需求,规划了2024年该村的蚕桑科技服务工作重点。专家们表示,新的一年将努力奔跑,盘活彝族地区“小蚕虫”养殖,使其变成乡村振兴的一条“产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