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桑园绿,养蚕正当时,眼下正是春蚕生长的黄金期。近日,四川省蓬安县乡村振兴人才联盟蚕桑产业人才分联盟实地走访金甲乡焰山村的蓬安县龙祥蚕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该种养基地上看到,蚕架上的蚕宝宝即将进入三眠期。合作社负责人潘艳君介绍,他每年要养大概十季蚕,其中春蚕产量最高价格也最贵,这是今年第一批春蚕,共养殖30张,预计本批次可产蚕茧1200公斤,今年预计产蚕茧12000公斤左右,产值约100万元。
“养蚕是精细活,科学养蚕才能提高蚕茧质量。”潘艳君介绍,“我们和四川恒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合作,给我们的蚕室设计定制了一套小蚕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室内配备了空调和超声波补湿器,面板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6℃,湿度控制在80%,是最适合小蚕生长的环境条件。”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极大促进小蚕规模化、集约化饲育,节省人工的同时,大大提高效率,为产业振兴、乡民致富铺出一条新道路。